政策规章

华南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华南农业大学经过百年建设,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已由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向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为了适应这一战略性转变,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办学的管理体制;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战略目标与定位

学校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通过十年的努力,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类型:学校总体属教学研究型,根据学科特点,学院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等类型,实行分类指导和建设。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巩固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国际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加大研究型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厚品德、强基础、重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育人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科专业:充分发挥多学科专业的优势,不断提升农林学科专业水平,择优发展理工学科专业,努力建设有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学科专业,重点扶持与国家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三)战略步骤

第一阶段(2011-2015年):重点建设,集中突破。建立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集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打造若干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

第二阶段(2016-202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带动全校学科专业建设,造就一批与农林学科交叉的特色学科专业,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进步、区域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建设

“十二五”期间,实现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新增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3-5个。

2020年,在建设好原有学科的基础上,累计新增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7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3-5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5-6个。

进一步提高农林学科水平  通过省部共建“211工程”,进一步提高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创新能力,力争将植物保护学、园艺学、兽医学、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努力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农业机械化工程、植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学科建设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将生态学、林学、畜牧学等学科建设成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择优发展理工学科  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建设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能源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

加强人文社科学科建设  加大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学技术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建设力度,力争取得博士点。积极扶持社会学、艺术学、法学、文学、史学、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发展,力争取得硕士点。

积极拓展学科生长点  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积极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岭南风景园林、低碳经济与森林碳汇技术、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以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饲料、新兽药、新食品、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八个方面的研究与推广为重点,积极鼓励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2.学科团队与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增两院院士1-2人,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人选20-30人,入选其他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30-35人。

2020,累计新增两院院士1-3人,累计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人选35-45人,入选其他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40-50人。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千百十”工程。

加大学科领军人物引进力度  充分利用广东省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的有利政策,重点从国(境)外引进顶尖级学科带头人。继续推行“丁颖讲座教授引进计划”及其他引智计划。严格把好人才引进的质量关。

3.重点科技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5-7个。

2020年,累计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3-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8-10个。

加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  建设好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农业害虫与生物防治、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动物疫病防控、南方果树培育与保鲜加工、畜禽品种选育等领域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力争实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零的突破。

加快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步伐  建成植物病理学、土地利用与整治、植物营养与肥料、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生态农业与农村环境、华南耕地保育、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加工、土地资源信息等领域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等领域的农业部农业科学观察站。

(二)人才培养

1.本科教育

“十二五”期间,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38000人左右,工科专业及学生人数达到40%以上。新建国家级重点专业5-8个,省级特色专业15-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10门,省级精品课程10-1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8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团队3-4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3名,省级教学名师8-10名。

2020年,本科生规模在“十二五”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累计新增国家级重点专业10-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2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6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5名,省级教学名师15-20名,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实施专业分类指导  按照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措施。增强优势专业的国际影响力,提高特色专业的水平。注重专业交叉交融,衍生新型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落实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开展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国家重点学科与平台支撑的专业着重培养研究型的创新人才,通过“丁颖实验班”和“红满堂计划”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优秀本科生的个性化培养,衔接研究生教育;多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为目标,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鼓励通过双学位、辅修制等措施培养复合性应用人才。

加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精品课程带动课程质量的提高,以双语教学加强课程内容的国际性,以网络课程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按照认知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不同类别,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实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推动产学研结合,农科教一体化,探索卓越农艺师培养的新路子。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做好本科专业师资队伍规划,发挥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的作用,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助教制和科研实践等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高层次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力度。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境)内外研修。营造全员重视本科教学的氛围,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制度。加强以教研室和教学团队为单位的教研制度建设。

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加强教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改造多媒体教室,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建立更为系统的开放性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加大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教学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注重与校外大型知名企业和示范区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学院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吸引优质生源。构建按学年的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专业探索学分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研究制定学校分类指导的评估方案,完善学院(部)教学工作状态和水平评估。

2.研究生教育

“十二五”期间,在读研究生6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00人,硕士研究生5700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2-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3-25个,专业学位类型(领域)达到6-7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4篇。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10篇,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35篇。研究生每年发表SCIEISSCI学术论文200篇以上。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达到10-15个。

2020年,在读研究生8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7500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4-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6-28个,专业学位类型(领域)达到8-9种。累计新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5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8-10篇,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20篇,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0-70篇。研究生每年发表SCIEISSCI学术论文220篇以上。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达到20-30个。

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建设  增加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优化学位点布局与结构,强化农林学科学位点优势,积极发展理工学科学位点,加大人文社科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力度,推进交叉学科学位点增长。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

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计划  继续实施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全公费政策;提高研究生生活补贴,增加奖学金种类、额度与覆盖比例,进一步吸引优质生源;多方筹措资金,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提高本科生推免和硕博连读生的录取比例。

优化培养方案与完善评估监控体系  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以培养基础、培养过程、培养质量等为指标,开展学位点自评工作。修订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完善同行评价和研究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推进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双盲评审和匿名评审。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岗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分别稳定在220人和800人左右。建立导师激励与评价机制,修订导师遴选办法和导师岗位职责标准,建立退出机制,加强新导师上岗培训,破格聘任优秀年轻教师为研究生导师。鼓励导师跨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专业学位第二导师的遴选及发挥其作用。

推进研究生教育机制创新  强化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推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计划、优秀学位论文奖励计划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计划的实施。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拓展全日制和在职专业学位招生类别和领域争取金融、国际商务、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统计、物理、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招生资格,探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制定专业学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专业学位教育的管理制度。

3.继续教育

“十二五”期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读生达到15000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考生达到20000人,非学历教育及干部教育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到2020年,进一步提升成人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教育、干部培训、网络教育的水平。

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继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拓展继续教育办学渠道与模式  加强成人教育教学点的管理和条件建设,优化教学点的结构布局。培育自考专业新生长点。加强和高职高专院校合作,推动自学考试和高职高专相沟通工作。稳定自考脱产助学班规模,规范管理。积极拓展政府管理部门培训项目,开展高层次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推进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继续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搭建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努力申办网络教育学院

4.合作办学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规范办好珠江学院,拓展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空间,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2020年,提高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质量,提升与国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办学的水平。

加强对独立学院的指导与管理  完善独立学院制度建设,明确办学定位和方向,健全与独立学院相适应的办学机制,确保独立学院自主开展工作。发挥学校人才队伍优势,推动珠江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不断完善合作办学的机制与模式  积极探索与企业、国外大学等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提高合作办学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规模

“十二五”期间,教职工总人数控制在3300人以内,其中教师约2000人。到2020年,教职工总人数控制在3500人左右。

2.师资队伍结构 

“十二五”期间,教师比例占60%以上,教辅人员占20%左右,管理人员占15%-20%;兼职教师占15%-20%。在职教师与当量学生比控制在118以内,高级职称教师岗位控制在教师岗位总数50%以内。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5%以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的新进教师必须有国(境)外学习的经历。教师具有在外校完成其中一个学历(学位)教育的比例达到90%以上。

2020年,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实现师资队伍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45%以上,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建立健全师资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和全员聘用制度,完善教职工职务聘任,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教职工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任职条件和聘任期限,按岗聘任领酬,建立流动和淘汰机制。建设好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发挥博士后在科研与教学中的作用。

强化教师在职培训  实施青年教师培训和指导工作制度,引导和督促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和“科研入门关”。落实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国(境)内外进修培训管理工作,引导教师到“985高校”、校外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境)外著名学校(科研院所)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开展学术交流。设立留学基金,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加强小语种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大外语教师到所教语种的母语国家开展半年以上进修学习的力度。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加强工作绩效考核,推行绩效工资制度。调整分配办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岗位津贴分配向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倾斜的力度,不断提高教职工待遇。

(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到位科研经费年均递增20%。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 80-100 项,发明专利授权 80-100 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30个,动植物新品种审定 50-60 个;在SCISSCIEI三大索引发表论文2000-2500优化校办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每年创造利税增长率不低于10%,上缴利税逐年明显增加。

2020年,到位科研经费年均递增20%。累计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5-1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50-200项,发明专利授权170-200项;在国际性权威刊物(影响因子>10)上发表论文10-15篇;在SCISSCIEI三大索引发表论文4500-5500校办产业实现保值增值,每年创造利税增长率不低于15%,争取实现1-2个优势企业上市。

提升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  通过学科交叉交融,组建创新团队,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等实现新的增长。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探索建立与科研院所、企业等组织协同创新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农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

加强重大应用项目研究  瞄准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在生命科学与技术、种质资源与种业工程、农业工程、动植物安全生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现代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兽药与生物制剂工程、果蔬产后处理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新材料与新能源、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继续推进科技“三进”工作,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研究中心,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在农业物联网、生物安全、环境工程等领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改革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成果转化和横向项目质与量的提高。进一步办好学报,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

进一步理顺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学校经营性资产划转到学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建立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形成养殖与动物保健品、健康食品、种业、园林园艺、农资、生物技术、建筑与农业工程设计、农业机械等领域的优势产业与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二五”期间,派出国(境)外学习、学术访问与科研合作的教师达到1000人次,邀请国(境)外学者到访达到1000人次,对外交换学生达到600-800人次,来华留学人员、交换学生及对外农业培训达到600-800人次,积极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2020年,累计派出国(境)外学习、学术访问与科研合作的教师达到2000-2500人次,邀请国(境)外教师和学者到访达到2000-2500人次,对外交换学生达到1500-2000人次,国(境)外留学人员达到1500-2000人次,通过组织各种国际学术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

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办好国际教育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建设多个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项目,积极开展学生假期交流活动。通过联合培养、学术互访和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学生出国留学平台,鼓励研究生到海外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拓宽来华留学生生源渠道,加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各学院至少与一所办学水平较高的海外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  外事工作以科技合作等实质性国际交流为中心,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国际合作关系,积极开拓与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扩大欧盟、东盟等框架下的国际科研项目,积极参与科技援外工作,支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充分利用优质海外教师资源  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国(境)外优秀师资来我校工作,聘任外籍教师作为学校员工,增加外籍教师在我校教师中的比例,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六)校园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校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构建华农师生的精神家园,精心打造校园的精美名片。

传承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  凝练百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不断弘扬“丁颖精神”,在“百年校庆”丛书的基础上,继续编写宣传学校优良传统及先进文化的书籍,不断丰富校史展览馆的实物资料。营造崇尚学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树立学校品牌意识,加强校史、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教育。重视宣传报道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

培育严谨的教风学风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抵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以及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挖掘学校核心价值观,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师德水平;培养学生爱国爱校、勤奋进取、务实开拓的精神,塑造良好学风。

提高科技文化活动品位  将校园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红满堂大讲坛”、“三下乡”等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办好学校的军乐团、民乐团、管弦乐团、合唱团及舞蹈队等艺术社团,每年举办服装艺术、设计艺术、书画摄影艺术等竞赛与展览。办好“挑战杯”等各类省级以上的专业品牌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精神。完善“阳光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加强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和档案馆建设  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校园生活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完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和基础技术平台,实现学院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大对百年发展的珍贵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提高档案编研水平,形成有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打造典雅的绿色校园  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和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计划。利用文化长廊、宣传栏等设施充实校园文化。恢复建筑历史原貌,修复校园的古建筑,保护好校园的珍稀名贵古树。加强校园园林规划,将古典与现代气息融合到校园建设中,体现形象鲜明、造型优美的特点,把主校区打造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把宁西基地建设成具有教学科研与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基地。建设好儒园、木兰园、桂花园、茶花园、竹园等园林景观,与古建筑、草地、湖泊等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

(七)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党的建设的战略思想与战略部署,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目标,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校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健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长效机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加强班子团结,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能力。

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能力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建设执行力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优化学校中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到2020年,学校中层领导班子以45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支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培养与使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体系,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推进党内民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和理论创新,深入开展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实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师生员工满意”的目标,确保党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和不断加强。

抓好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工作  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健全和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浮躁之风和不良习气。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确保教师和学生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学生争做“青年先锋、时代楷模”。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引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建设优良学风。

加强宣传舆论及思想文化工作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先进文化占领校内思想文化阵地,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网络宣传主动权;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关注学术、学者和学生,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办好校报、广播、网络和宣传栏等校内媒体;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构建与社会媒体良性互动的平台和机制,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健全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完善制度建设。以“广东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为主要平台,深入开展具有广东改革、开放与创新特色的高校廉政建设研究。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开展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面向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统战及工会、共青团工作  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为着眼点,进一步强化党的统战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统战组织及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现代大学制度  出台并实施《华南农业大学章程》,进一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明确学校和各二级单位的责权利关系,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学院和机关工作的指导与考核。有条件的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国家和省人才建设平台的作用,大力支持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拔尖人才的申报,通过培养和引进,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岗位聘任工作,完善教职工的考核与评价管理办法。

学术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营造积极向上、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解决重点一级学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加强对各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的评估和绩效评价,探讨建立以学术贡献为主要依据的资源分配机制和绩效机制。重新调整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充分体现教授治学,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议、学术决策咨询和学术监督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会制度,实行从刚性预算逐渐过渡到精细预算,明确经济责任,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大额资金流动的动态监控系统,及时了解资金流动情况。完善资金链风险防范和预警体系及控制机制,确保学校资金供需平衡。

资产管理制度  增强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厉行增收节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招投标、项目验收的管理和设备仪器采购管理。优化配置学校各类资产,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切实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建立和完善土地、房屋等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配置体系和协调高效的运营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促进成果转化。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资源开发,盘活学校的资源,确保办学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加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安全保障制度  不断树立“只有安全才能发展”的安全保障理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校园安全保卫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完善实验室和教学科研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防范体系,提高技术防范手段,加大监控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和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校院二级工会及教代会的工作制度,推进民主管理的机制建设,维护教职工权益;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的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侨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加强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协会的桥梁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团体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

监督检查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纪律检查和监察制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意预防的方针,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将学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纪检、监察和审计范围,防止各类资金违规使用,杜绝浪费。健全和落实“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二)条件保障

资金保障  确保教学四项费用占学费的30%;确保校内学科领域建设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确保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的配套资金和开放运行经费;确保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经费;确保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此,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争取政府对学校债务的化解,争取中央财政给予更多的专项资金。解决好学校的债权债务问题,保证学校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的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

设施保障  提高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在国内省内同类高校中保持先进水平。从各级各类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中,提取资金购大型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学校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建设。对1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统一采购和集中管理,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有效共享。加大测试中心和现有基地建设力度,整合现有资源,改善设施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积极寻求与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专业研究机构,提高科技平台装备水平和科研经费。

后勤保障  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推进后勤机制体制创新。加强食堂、公寓的运营管理,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价格平抑机制。稳步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各类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各类后勤实体,切实提高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

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加大公益性服务和保障经费的投入,改善校医院医疗设施和条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队伍的医疗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善校医院管理运行机制,更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员工医疗及预防保健的需求。充分发挥校医院作为华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在医疗保健和防范重大疫病方面服务社区的水平。

生活保障  积极争取利用校园土地建设一批教师公租房。做大、做强、做实国际合作办学、各类培训、成人教育、资产经营、土地开发、科技开发、校办产业,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收入。努力增加教职员工的收入和提高福利待遇,进一步丰富教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