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1064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设成绩

1.学校排名稳中有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综合排名有所提高。连续多年位列多个权威排名全国百强之列;2015学校位列ESI中国大学百强榜全国排名83名。

2.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培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45050人;硕士毕业生5011人,其中留学生21人;博士毕业生854人,其中留学生23人。截止2015年底,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7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856人、全日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人、非全日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7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166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233人、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390人。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立了继续教育“岭南学习网”;承办各类培训班92期,培训学员5157人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5093人,当前在校生8434人;自学考试毕业生30000余人,当前在考人数31793人。

3.学科专业优势明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新增省一级重点学科9个、省二级重点学科4个,新增本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类别3种。现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攀峰重点一级学科7个、省优势重点一级学科5个、省特色重点二级学科4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本科专业94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类别8种。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全国排名10一级学科9,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排名第4、植物保护和农业工程排名第5

4.师资力量持续增强,创新团队茁壮成长

新增国家千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青优青2人、万人计划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珠江学者8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个、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5个。学校现有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十余类高层人才1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外校完成其中一个学历(学位)、国(境)外学习背景的专任教师比例分别为52.5%52.5%94.6%25.4%

5.教育创新成果丰硕,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新增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篇,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9篇。新增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0个;新增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获“挑战杯”“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3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本科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6.科研实力长足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省部级创新平台45个;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6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个。到位科技经费19.59亿元,是“十一五”的2.52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4项,经费2.76亿元,其中经费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项;人文社科项目到位经费1.35亿元。新增973计划、863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基础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等国家重大和省级重点项目60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基础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和专项主持等方面实现零的突破。人文社科研究团队首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类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面上项目立项数连续七年在农业高校排名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数在农业高校中名列前茅。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科技奖励17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3项;人文社科省部级奖励4项。获授权专利1033件,获植物新品种权22件,审定植物新品种80,获新兽药证书7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件。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3800多篇。

7.科技服务不断创新,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深入实施“科技绿舟”、“四一工程”、“三进工程”等科技服务模式,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学校与28个地市县政府建立并深化全面合作关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40多项,专门针对合作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组织参加科技下乡活动88场,开展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约15万册,为省内外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学校“双到”扶贫成效显著。学校与企业签订横向科技合同3438项,合同经费约50733万元;63件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许可费约5470万元。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技术研发机构28个,涉及食品安全、营养饲料、兽医兽药等领域,共230多人(次)被聘为企业特派员和农业特派员。与温氏集团合作创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创了校企合作的典范。通过各类成果转化应用和产学研合作,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对外合作领域拓宽,交流层次不断提高

积极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作学术交流与讲学1814人次,教师赴国(境)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攻读学位、学术访问、合作研究915人次。聘请外籍“丁颖讲座教授”38人、外籍客座教授22人。获得国际科研合作类项目56项,到位经费1100多万元;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6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建“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对外交换学生978人次,来华留学人员、交换学生及对外农业培训1053人次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项目培养了3届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增加至7个。

9.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新增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总面积约137万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31646台,新增价值约3.7亿元;仪器设备总量91772台,总价值约9.2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86件,价值约2.7亿元。新增纸本文献15.8万册,新增电子资源折合馆藏220.91万册,新增光盘1.15万张;馆藏纸本文献236.12万册,电子文献折合馆藏629.98万册,光盘8.64万张。建成高速光纤主干网,校园网实现IPv4/IPv6双栈运行,网络出口总带宽拓宽至5G;上网终端69600多个,信息点50000多个,无线接入网络信息点650多个;建设了虚拟云平台,投入运行OA系统、一卡通系统等20多个信息系统,搭建了移动校园应用平台, 启动了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的首期建设。校内教学实习基地16个,校外456个。

10.综合改革有序推进,管理创新进展明显

实施了《华南农业大学章程》,完善了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修订了《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教授治学”得到有效保障;完善了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工作规则,科学划分各部门管理职权。建立完善行政效能监察、行政问责等制度,强化机关部处服务教学科研的职能。建立完善“校长有约”、“党代表工作室”等联系师生的常态化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信访督办。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了岗位设置,推进校内全员聘用和职称改革,试行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教师岗位聘期考核,完善校内岗位津贴分配制度和干部选聘考核管理制度。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完善校务公开及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11.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精神文明成绩显著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师生思想政治进一步加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书记项目”为载体强化支部建设成绩突出。统战、工会、校友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师生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廉洁校园建设成绩显著。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校园育人环境不断优化,“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建设项目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当前全国各高校间人才流动竞争愈演愈烈,对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也造成了较大冲击。学校必须通过有效激励机制、守住“人才存量”,并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提高“人才增量”。

二是ESI学科与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亟需加大。2017年新增2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考核的硬指标,目前化学和微生物学离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整合资源建设跨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亟待优化。部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支撑培养目标,部分专业特色需进一步凝练。校企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的培养机制需进一步发挥实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有待加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和教学名师比较缺乏。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小,严重制约科研发展,部分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与和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项目立项数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研究群体建设仍未取得突破,横向合作科技项目偏弱,协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五是国际化办学水平亟待提高。海外引智的力度、教师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需加强,双语教学、全英文授课力度很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和层次有待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不足,申报国际合作项目、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有待加强。

六是管理效能亟需提高。学校的行政效能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不相匹配,管理队伍水平亟待提高;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教学科研用房等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制约着人才引进和科技平台建设。

(三)发展机遇

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学校作为重点农业大学,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肩负着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的使命,只有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才能担负起赋予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广东省部署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这是学校发展的难得机遇。广东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学校加快发展理工学科、优化学科结构、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好机会。

学校经历了以扩大办学规模为重要任务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和更加注重“发展学术、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增强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现进入“整体提升、高原见峰”的阶段。紧抓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契机,学校在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等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与引进、国家级科研项目与成果等方面缩小与标杆学校的差距,夯实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战略思想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要契机,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学校办学的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着力构建以学术为导向的开放和竞争发展机制,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坚持以学术队伍、科技平台和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学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坚持瞄准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三农”为宗旨,着力提升自主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开放促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坚持文化是大学灵魂的办学理念,传承丁颖精神,着力打造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总体思路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农业和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把师资队伍作为基本依托,把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把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把国际合作作为有效途径,把大学文化作为深厚土壤,进一步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迈入新阶段。未来五年,学校将采取4大举措,完成5大任务,实现6大目标。

4大举措:一是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内部治理,使学校办学活力和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二是以更大的决心和超常规的方式,大力引进和培养国家级大学者和富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使之形成若干学科人才高峰;三是以更大的胆略和气魄,集全校之力,整合资源,优化学科结构,打造更多国家级科技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以更强的开拓创新精神,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组建若干个特种专业研究机构,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和特殊的政策,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

5大任务:一是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二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三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四是科技创新与服务;五是学校治理体系构建。

6大目标:一是产生高水平学科;二是产生高水平学术团队;三是产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四是产生高水平科技成果;五是显著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六是显著改善办学条件。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十三五”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强高水平工科学科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坚持立足广东、服务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服务“三农”和创新驱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二)核心指标

1.着力建设一流学科

着力打造作物、园艺和林学等植物类,畜牧兽医等动物类,植保、生态和食品安全,农林经济管理类及农业工程类等5个优势与特色的学科群。“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ESI排名前1%学科23个,ESI排名前1%学科达45个;排名全国前10的一级学科达1012个,排名全国前5的一级学科达34个,排名全国前3或前10%的一级学科达23个。

2.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十三五”期间,每年引进和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0人左右。到2020年,教师达到2700人以上,生师比控制在16:1;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外专千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达到50人以上,争取实现国家基金创新群体零的突破。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有海外学习或研究背景教师、博士学位教师、异缘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40%65%90%

3.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两个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三五”期间,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控制在9000人左右,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生2000人左右、博士生250人左右, 年招收外国留学生100人左右。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新增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46个,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1520门,获国家级挑战杯三等奖以上奖励25项以上。每百名本科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4篇,考研升学率10%以上。力争国家理科基地班实现全英文教学。研究生发表SCIEISSCI论文年均增长5%,发表2区论文或影响因子4.0以上论文年均增长10%,专业学位类型达到13种,力争每年有5%左右的研究生出国交流培养。

4.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

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服务大行业”的原则,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广东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持续科技支撑。“十三五”期间,建设好现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3个。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80100项,承担国家基金项目600项以上。获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60项,其中国家级奖35项。发表SCIEISSCI论文4000篇以上,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400篇以上,影响因子9.0以上的论文50篇以上,在ScienceNatureCell等刊物发表论文有新突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01200件,通过审(认)定和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农作物品种200250项。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0120个,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400500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500亿元以上。

5.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十三五”期间,力争派出赴国(境)外学习、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教师12001500人次,邀请国(境)外来校授课、讲学、科研合作专家学者300500人次。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12个;对外交换、交流、联合培养学生8001200人次,来华留学、交流、交换、培训学生600800人次。申报国际科研合作类项目5060项,建设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35个,力争获得教育部国际合作实验室立项23个,举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58次。

四、重点任务

(一)学科建设

1.实施高原学科见峰计划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级科技平台为支撑,重点加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等高峰学科的建设,在病虫害防治与有害生物入侵、稻作生物学基础与新品种创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与人兽共患病防治、食品安全、农业经营制度、农业航空与精准农业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高原见峰的目标。

2.实施优势学科增强计划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整合学科资源,打造重点科技平台,做强一级学科中重要而不强的二级学科。重点建设植物保护、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学、兽医学、畜牧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高原学科。

3.实施特色学科提升计划

以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以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为支撑,重点建设生物学、生态学、林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等学科,力争其中23个学科跻身全国前10

4.实施支撑学科交融计划

加强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科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融合,强化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优势和生命科学的特色优势,推进学科交叉与渗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加强人文社会学科与优势学科融合,推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紧密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经济法与涉农法律、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文社会学科群,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综合实力和水平。

5.实施高水平工科学科建设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加强工科学科建设。建设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理工类学科,重点开展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与设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控制工程、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工程、农业信息与大数据工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抓住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广东“人才引进计划”的机遇,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有较高影响力、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高端人才群体和高端人才后备队伍。拟引进院士、千人计划、外专千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3035人。积极争取国家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的力度,聘任一批外籍优秀人才。鼓励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平台面向国际开放,共建科研合作平台,吸引国际知名专家学者驻地研究。

2.实施博士(后)师资推进计划

加大选拔海外博士(后)的力度,新进教师重点瞄准海外优秀博士,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平台新进教师必须是海外博士。争取每年新进教师中海外留学博士有20人左右,不断提高新进教师中海外留学博士的质量和比例。加大境内博士后的选留力度,扩大培养规模,着力提高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待遇,完善博士后选留、评聘等制度,把博士后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

3.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

依托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大支持力度,每年遴选约20名教师重点培养,实现培养对象冲击更高层次的人才项目。力争培养院士、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优青、青年长江、青年千人等高层次人才2025人,实现人才队伍的高原见峰。

4.实施中青年教师提升计划

依托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平台”、“中青年教师发展平台”、“师资培养国际化平台”三大平台,以中青年教师培养为核心,加大支持力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留学基金项目,大力实施校级公派出国研修项目,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境)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访学和研究。

(三)高素质人才培养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程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类教育、分层教学,扎实推进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丁颖创新班”等实验班为抓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博士生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学术型硕士生培养以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单位、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

2.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积极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培育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打造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推行小班授课制,建设精品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深化导师评定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导师岗位聘任制;强化学位授权点动态评估调整工作;设立“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博士生攀登计划”;完善以激励机制为主导,“奖、助、贷”三位一体,“结构优化、评价多元、覆盖面广”的研究生奖助体系。

3.推进实践教学强化工程

合理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训练中心为依托,实施跨学科通识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拓展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开放式、个性化教学功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4.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工程

以大数据、信息化为手段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库和教务管理系统,构建多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硕博”课程贯通模式;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分类评价、全面评价机制,对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评价;建立质信平台。

5.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努力争取各项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提高教职工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新机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强化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华南农大科创创客空间孵化器、启林北学生文化创意园等孵化基地

6.加强招生就业指导服务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升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师资队伍,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吸引更多的企业单位到校招聘。邀请知名企业的高管开展就业创业讲座、担任学生导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7.持续提高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质量

整合继续教育资源,构建多层次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继续教育规模;积极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完善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办学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服务精细化,提升继续教育质量与水平。理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办学关系,提升珠江学院教育质量。

(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1.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新特区”

依托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打造若干个研究院(所),加强学科前沿研究,提升科技创新对学科发展的支撑力;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科技研究中心,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和“新特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的科技合作,建设若干个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好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网络体系

实施国家级科研平台提升计划,提升国家级平台解决国家和广东省发展中战略性重大问题的能力,争取生物防治、农业航空、微生物等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新的突破。实施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提升计划,瞄准行业和广东省重大需求,着力解决行业和地区重大技术问题。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计划,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与国(境)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若干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平台。

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重点在植物新品种创制与优质丰产技术、畜禽高效健康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生产与控制、农业增长方式与转型发展、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等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力争取得原始性创新和突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系列化、集群式的科研成果。

4.提升承担重大项目能力

引导和支持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科学前沿研究,探索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预研和科研项目后补助制度,优先支持原始创新研究,培育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研发专项等国家重大和省重点项目的能力。

5.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

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基金”,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夯实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在生物育种、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林生态修复、农业增长方式与转型发展、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等领域,打造基础研究“顶天”、应用研究“立地”的若干创新团队。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农村社会治理及农业应急、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打造高水平智囊团和思想库。

6.着力创新科研运行机制

有针对性地根据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需要,统筹协调全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支配。深入推进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考核标准,建立健全长效评价和目标考核机制。加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建立科研绩效奖励性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科研管理效能。

7.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深入实施“科技绿舟”、“四一工程”和“三进工程”等科技服务模式,建立以产业为纽带、多学科科技人才共同参与的产业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依托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建设一批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分布式服务站,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政府部门、企业组织深度合作,打造校地、校企之间的合作平台。通过共建研究机构、结成合作联盟、委任企业特派员等形式,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社会服务效益。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公共决策、经济运行、社会治理、法制建设提供咨询服务,提升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1.推进国际化办学大格局建设

积极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新领域,使国际化成为学校事业的新增长点。加快建立校院两级推进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联动机制。

2.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

加快教师队伍的国际化,鼓励支持教师出国(境)学习交流与合作研究,加大引进海外博士、千人计划、外专千人等人才的力度;继续实施“丁颖讲座教授引进计划”和“海外名师讲座计划”,邀请更多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合作与交流

3.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广东发展战略需求,加强与东盟、欧盟等区域和国家的科研合作,支持建立中外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鼓励申报和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或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

4.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拓展学生赴国(境)外交流、交换、实习、研究的规模与层次。以合作科学研究、共同指导研究生为核心,加强与国(境)外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研究生访学计划。探索本科生、研究生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的模式,探索建设全英文课程。拓宽来华留学生生源渠道,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

(六)文化传承与创新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师德建设、学风建设、作风建设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加强大学精神文化体系建设

深入挖掘百年华农优秀历史传统,提炼、升华校训、校徽的内涵,凝练华南农大的大学精神。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养成严谨求是的学风。

3.加强校园绿色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进一步丰富“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维护好树木园、桂花园、茶花园、杀虫植物园、中草药园、木兰园、果园、杜鹃园、樱花园等园林景观,构建具有农业与生命科学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绿色生态体系。

4.加强校园人文景观文化体系建设

构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体系恢复、修复反映学校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打造历史建筑景观带;建设好校史展览馆、丁颖纪念馆、华南农业博物馆、农史馆、广东民族服装服饰艺术博物馆,打造人文历史展馆带。进一步建设好儒园、校门牌坊、丁颖雕塑、院士雕塑广场等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

5.加强文化传播平台体系建设

积极与主流媒体及各大型网络平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学校新闻整体策划及传播水平,营造良好的媒体舆论环境推动优秀校园文化作品网络化传播,鼓励创作有利于网络传播的校园文化作品,支持学生网络文化传播创新创业。打造示范性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教育资源网站,加强校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6.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评选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培育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办好“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紫荆科技文化节、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专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办好高层次的名师大讲堂,组织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七)条件建设

1.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云校园网建设,提供绿色泛在、安全可靠的网络条件。建成基于IPV4/IPV6的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移动校园微门户建设。整合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建成基于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的公共数据中心。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校教育决策管理体系信息化,实现智慧校园的基本规模。

2.加强馆藏系列建设

加强图书馆软硬件建设,提升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水平,强化学科评价和科研支撑服务。实施优势和特色学科文献资源建设计划,力争馆藏电子文献资源覆盖学校所有学科领域。改善档案存放条件,加快档案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校史馆和农业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征集、整理和编目,加快展厅布置及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3.加强教学科研条件建设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好测试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大型实验室公共平台,打造南方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分析测试高地。加强种质资源圃建设。加强训练中心与各类公共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设立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基金,提高仪器设备运行保障水平。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学生宿舍、饭堂、教学楼和科研楼等建筑维修工程;完成增城基地综合楼泵房建设;完成学生宿舍空调安装;完成用电与用电增容申报和10KV架空高压线路下地工程;完成农业博物馆、第一教学楼海洋学院实验室、第六教学楼等改造工程;完成农业工程实验楼、海洋学院楼、第二风雨操场、第二食品学院楼、艺术楼、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公寓、研究生宿舍楼、教师公租房、跨车陂涌桥梁等建设工程;完成第七教学楼、体育馆、创新大楼等工程前期报建手续,推进工科大楼选址及报建工作。

5.构建绿色和谐校园

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设节约型低碳校园。深入实施无纸化办公,推进办公楼、教学楼、科研实验楼、宿舍楼节电节水工程。加强校园停车场规划建设,改善校园交通环境,保障校园交通安全。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加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的长效机制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6.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深化后勤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和后勤实体运行机制,构建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理顺后勤部门职能,健全服务规范,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保障校园环境、交通、物业、饮食等服务系统高质量运转。加大基础设施维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和维修。

7.提升校办企业发展能力

加快畜牧场、原种猪场、动物医院、兽医科技研究中心等校办企业资产划转、公司改制及种业公司股权多元化改制;推进劳动服务公司、谊苑、汽车服务中心等清产核资和划转。推进校办企业改革,完善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业绩目标管理和考核,切实增强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逐年上交学校利润的大幅度提高。

8.改善校医院与附属学校条件

完善校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推进医疗用房改造与体检中心建设,完善医疗检验设施设备配置,完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拓展医养结合的托老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不断改善附属小学与幼儿园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办学质量。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

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拼搏、高效务实的坚强领导集体。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加强对党员的关心和服务,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激发广大党员争创先进、争当优秀的积极性。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管理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优化中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一支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探索管理干部考核末位淘汰制,建立管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聘用制度,加强干部培训、交流、挂职和多岗锻炼,建立干部情况的综合分析研判机制。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及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有效预防腐败的保障机制、权力规范运行的监控机制、合法有力的惩处与责任追究机制,实现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全覆盖,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监察和审计监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和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和纠正不良工作作风,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5.加强统战与群众工作

进一步强化党的统战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好党群、统战和离退休工作,充分发挥工会、校友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协会等团体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同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6.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紧扣“三严三实”主题,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倡淡泊名利、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严谨自律的学术精神。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以实施《华南农业大学章程》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社会参与、依法治校”为基本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厘清和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及其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分工负责的学术治理机制。成立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作用。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保障教师依法依规行使学术权力、履行学术责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等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2.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进一步理顺学校学院之间的关系,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责权下放,充分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提升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效率。通过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学院科学定位、特色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鼓励部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改革的特别试验区,探索适合不同学院特点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3.完善管理部门运行机制

不断加强管理服务部门建设,优化部门设置,明晰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突出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建立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强化工作的执行能力和主动意识。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机关。

4.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权威的考核评价机构,完善管理部门和学院考核与奖惩机制,对教学、教辅和科研单位实行以整体绩效考核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对机关部处、管理和服务单位实行以工作作风、协作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考评体系。对教师岗位人员,以聘期内的工作职责为考核基础,确定教学科研的基本工作量,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将教学评价结果、科研产出、学科建设贡献等与职称评聘、聘期考核和绩效挂钩。对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按岗位职责和聘期合同进行评价考核,将年度考核分类或分单位排名并与职务晋升及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5.完善薪酬分配机制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薪资分配办法。统筹学校各项奖励项目和津贴,实行基于完成基本工作量基础上的超工作量部分核计奖励性绩效工资政策。探索年薪制、基础工资和奖励等并存的工资体系和薪酬制度,增强薪酬、津贴和奖励制度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完善聘期考核机制,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转岗、降级或解聘,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变。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不断提高福利待遇水平。

6.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统筹规划,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开发完善学校资产资源信息与管理数据库,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使用监督制度、资源使用评估制度和资源收回再配置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立资源统筹机制,优先保障重点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学科和重要团队资源需求。

(二)资金保障

1.拓展办学经费渠道

积极开拓财源,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拨款,提高科研经费、教育事业经费等收入的增长幅度。广泛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金组织及海内外知名人士、校友等提供资助、捐赠。通过合作办学、继续教育、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和智力服务等途径,增强学校财力。提升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大力提升资产经营公司等创收单位的利润贡献度。

2.建立健全资金配置机制

加大统筹力度,集中各类资源保障重点建设任务和关键领域的资金需求,建立以绩效为主要依据的资金分配机制。改进对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与评估,建立以“成本—效益”为核心的目标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强化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杜绝违规操作和资金浪费,降低办学成本。完善预算分配制度,强化刚性、精细化预算,开展学院二级预算管理试点,完善二级单位财务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改革学院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按因素法的综合拨款和各类专项工作绩效拨款相结合的分配办法。

3.加强预算执行及内部控制管理

进一步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建立权责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控制点的稽核,防范财务风险。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落实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建立预算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财务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对学校财务状况的分析,及时发现和整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前瞻性和研判能力。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对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把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把本单位的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中科学谋划、扎实推动。

(二)明确任务分工

各单位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逐项研究,把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核心领域制定专项规划,各学院制定学院“十三五”规划。

(三)加强监督评估

完善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开展定期检查和跟踪分析。